close
蘇格拉底以對話催生智慧
英文「教育」一詞的拉丁文原意是「引出」,
蘇格拉底不直接傳授知識,而是採用對話、思辯,
一步步啟發對方的思考,引導出智慧。

文/邱花妹
天下雜誌1998年教育特刊頁103-104
公元前五百年,希臘哲人蘇格拉底,與自以為有智慧、驕傲的年輕人埃夫提第摩展開對話。
「你既然準備將來領導民主政體的城邦,顯然你知道什麼是民主了,」蘇格拉底問。
埃夫提第摩說:「完全知道。」
「你認為不知道什麼是民眾,能夠知道什麼是民主嗎?」
「不能。」
「你知道什麼是民眾?」
「我認為我知道。」
「你認為民眾是什麼?」
「我認為是公民中的窮人。」
「你知道窮人嗎?」
「怎麼不知道?」
「你也知道富人了?」
「不比知道窮人的少。」
「你叫什麼人做窮人,什麼人做富人?」
「沒有能力支付生活必須開支的,我認為是窮人;綽有餘裕的,我認為是富人。」
「你可有注意到一些人儘管所有極少,可是不但夠用,還能省下一些;另一些人所有極多,可是不夠用?」
埃夫提第摩說:「不錯,你提醒了我,這很好。因為我知道有些獨裁者就像最窮的人那樣,由於貧困,被迫做壞事。」
蘇格拉底說:「要是這樣,我們把獨裁者放在窮人當中。財富雖少但節儉持家的,放在富人當中。」
通過一連串的對話,埃夫提第摩學會謙虛與思辨,成為蘇格拉底身邊許多年輕人中的一名。
透過思辨與對話教育
蘇格拉底,雅典公民,生於西元前四六九年。父親是雕刻師,母親是助產士。
蘇格拉底終生貧窮、淡泊,不曾正式傳道授業。他為人隨和,以細緻而技巧的對話方式,吸引許多年輕人追隨。在柏拉圖的筆下,蘇格拉底超群邁眾、淵博睿智、思想精深。蘇格拉底另一位門徒克捨挪方的《追思錄》一書。則凸顯他為一位平實可接近的道德教師,討論偏向日常生活,而不是高深的抽象哲學思索。
蘇格拉底晚年,被控違反城邦宗教,引進新神、腐化青年,而處死刑。他雖然有機會逃走,但仍堅持公民必須守法,最後服藥自殺。
猶如中國的孔子,蘇格拉底身邊總是環繞許多年輕人。他不曾以老師自居,終生沒有留下任何文字紀錄。但他啟發人思考的獨特方法,不僅影響了他的弟子,更成為西方哲學,乃至教育哲學的濫觴。
蘇格拉底擅長以一問一答的方式,與人論真理、求智慧。他不直接傳授知識,總是先接納對方看法,再藉著層層反問的方式,釐清對話者原先看法的不足之處。
蘇格拉底常用輕鬆詼諧的對話方式,為了讓對方陷入推理的矛盾,有時甚至故意裝不懂。後世稱他的對話方式為「蘇格拉底式反諷」。而這種論辯真理的方法,也成為西方思想傳統中重要的思維模式,即「辯證法」。
智慧助產士
蘇格拉底時時展現鍥而不捨的求知精神。他的信念是,真正的知識寓於人類思維的一貫性或一致性。因此,他堅持,問題要討論到可以形成觀念才停止。
在許多場合,蘇格拉底都認為自己是智慧的助產士。他謙虛地認為,自己只是愛智者,智慧為他人所有,他只是一名幫助別人將自己已有的智慧予以再生的教師。
美國著名教育史學家布魯巴克(J.S.Brubacher)認為,蘇格拉底傑出的答問,就像產科醫生的鉗子,使產婦可以生下嬰孩。
蘇格拉底確實擁有非凡的引導能力。柏拉圖在《米諾》(Meno)一書中曾描述:有一次,蘇格拉底在街上,隨便找一個對幾何定理毫無所知的兒童,經過他精巧的對話,竟然能使這名兒童做幾何定理的演算。
教育即引導。拉丁文「educere」,原義是「引出」,它的動詞轉化詞educare,後來成為英語中「教育」的字源。蘇格拉底的教育風範,正充分體現何為教育的真義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rene0610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